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玳瑁郁金汤

玳瑁郁金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玳瑁郁金汤

药方名称玳瑁郁金汤

处方玳瑁3克(研碎)生山栀9克 细木通3克 淡竹沥20毫升(冲)广郁金6克(生打)青连翘6克(带心)粉丹皮6克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汁10毫升(冲)紫金片1克(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清宣包络痰火。主邪热内陷心包,郁蒸津液为痰,迷漫心窍,神识昏蒙,妄言妄见,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先用野菇根60克,鲜卷心竹叶40支,灯心2小帚,用水1.2升,煎成800毫升,取清汤,分二次煎药服。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通俗伤寒论》:玳瑁郁金汤

药方名称玳瑁郁金汤

处方玳瑁1钱(研碎),生山栀3钱,细木通1钱,淡竹沥2瓢(冲),广郁金2钱(生打),青连翘2钱(带心),粉丹皮2钱,生姜汁2滴(冲),鲜石菖蒲计2小匙(冲),紫金片3分(开水烊冲)。

功能主治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主热陷包络,蒸液为痰,迷漫心孔,其人妄言妄见,疑鬼疑神,神志昏蒙,咯痰不爽。

用法用量先用野菰根2两,鲜卷心竹叶40支,灯芯2小帚(5-6分),用水6碗,煎成4碗,取清汤分作2次煎药。

各家论述何秀山:本方以介类通灵之玳瑁,幽香通窍之郁金为君,一则泄热解毒之功,同于犀角,一则达郁凉心之力,灵于黄连。臣以带心连翘之辛凉,直达包络以通窍;丹皮之辛串善清络热以散火;引以山栀、木通,使上焦之郁火,屈曲下行,以下焦小便而泄。佐以姜、沥、石菖蒲汁,辛润流利,善涤络痰。使以紫金片芳香开窍,助全方诸药透灵;妙在野菰根功同芦笋,而凉利之功,捷于芦根;配入竹叶、灯心轻清透络,使内陷包络之邪热及迷漫心孔之痰火,一举而肃清之。此为开窍透络,涤痰清火之良方。

摘录《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宁嗽汤

    药方名称宁嗽汤处方桑白皮(炒)紫苏细辛北五味子橘皮半夏(制)茯苓(去皮)杏仁(去皮)缩砂仁枳壳(制)桔梗甘草(炒)各等分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宣肺顺气,化痰止嗽。治诸嗽。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4片,

  • 加减茯苓汤

    药方名称加减茯苓汤处方赤茯苓1钱,橘红1钱,泽泻1钱,桑白皮1钱,赤芍药1钱,半夏(姜制)1钱,石膏1钱,白术1钱半,人参8分。功能主治消渴,食已如饥,胃热消谷,阳明脉盛,心火上行,面黄肌瘦,胸满胁胀

  • 利湿散

    药方名称利湿散处方宫粉1两,枯矾1两,硼砂5钱,轻粉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踝下湿郁疔疮,但觉其中如有溃脓之意者。用法用量先用针刺出毒水,继用纸捻沾药末下在针孔内,外用膏药敷之;俟其孔稍大,再多

  • 逐风汤

    药方名称逐风汤处方生箭耆18克当归12克羌活6克独活6克全蝎6克 全蜈蚣(大者)2条功能主治治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 芦根清肺饮

    药方名称芦根清肺饮处方鲜芦根60克 鲜冬瓜皮15克茯苓9克通草3克 大豆卷9克滑石12克 生桑皮6克黄芩3克栝楼皮4.5克 生米仁12克功能主治祛暑化湿,清肺生津。治暑湿伤肺,面色淡黄,头身重痛,脘闷

  • 木香半夏丸

    药方名称木香半夏丸处方木香22.5克半夏30克(汤洗七次,切片,焙干)陈皮(去白)15克 白茯苓15克 干生姜1.5克。草豆蔻仁15克 白附子15克人参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

  • 白术茯苓干姜汤

    药方名称白术茯苓干姜汤处方白术、干姜、茯苓、细辛、桂心、干葛、甘草(炙)、陈皮、乌梅、豆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伏暑中风湿,烦渴引饮,心腹疼躁闷,口干面垢,洒洒恶寒,淅淅恶风,微汗,饥不能食。

  • 纯阳正气丸

    《中国药典》:纯阳正气丸药方名称纯阳正气丸处方广藿香100g半夏(制)100g 青木香100g陈皮100g丁香100g肉桂100g苍术100g白术100g茯苓100g朱砂10g 硝石(精制)10g硼砂

  • 十宝丹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十宝丹药方名称十宝丹处方龙骨2.4克象皮2.1克琥珀1.8克血竭1.5克 黄丹1.5克冰片1.2克珍珠0.6克(腐煮)牛黄0.6克乳香没药各4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瓷瓶收贮。功能

  • 滚金丸

    《百一》卷五:滚金丸药方名称滚金丸处方干姜(不炮)1两,真橘皮(不去白,洗)1两,天南星(生用)1两,半夏(不汤洗)1两。制法先用生姜1两(不去皮)捣烂,制半夏、南星末作曲,却用余药共一处为末,以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