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草流浸膏

甘草流浸膏

药方名称甘草流浸膏

来源甘草浸膏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

性状为棕色或红褐色的液体;味甜、略苦、涩。

炮制甘草浸膏300~400g,加水适量,不断搅拌,并加热使溶化,滤过,在滤液中缓缓加入85%乙醇,随加随搅拌,直至溶液中含乙醇量达65%左右,静置过夜,仔细取出上清液,遗留沉淀再加65%的乙醇,充分搅拌,静置过夜,取出上清液,沉淀再用65%乙醇提取一次,合并三次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测定甘草酸含量后,加水与乙醇适量,使甘草酸和乙醇量均符合规定,加浓氨试液适量调节pH值,静置,使澄清,取出上清液,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缓和药,常与化痰止咳药配伍应用,能减轻对咽部黏膜的刺激,并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与脱氧皮质酮样作用。用于支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ml,一日6~15ml。

注意本品连续服用较大剂量时,可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停药后症状逐渐消失。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乳香没药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乳香没药丸药方名称乳香没药丸处方乳香(另研)、没药(另研)、骨碎补(去毛)、五灵脂(去土)、缩砂仁、白附子、甜瓜子、牛膝(酒浸一宿)、当归(去芦)、干木瓜、地龙(去土

  • 甘桔散瘘汤

    药方名称甘桔散瘘汤处方甘草、桔梗、枳壳、羌活、川芎、芍药、前胡、大腹皮、紫苏、黄芩、柴胡各等分。功能主治瘰疬,先从喉下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简明医彀》卷八

  • 画眉膏

    药方名称画眉膏别名断乳画眉膏、断画眉散处方栀子3个(炒存性),雄黄、辰砂各少许。制法上为末,入香油、轻粉少许,调匀。功能主治断乳。主用法用量断乳画眉膏(《寿世保元》卷七)、断乳画眉散(《经验各种秘方辑

  • 鼓子花散

    药方名称鼓子花散处方深色鼓子花1斤,白芷半斤,秦椒半斤,肉桂1两,熟干地黄2两。制法上同为细末。功能主治变白发为黑发。主用法用量每日5钱,空心粥饮调下,以食压之。服月余日则白变为黑。摘录《鸡峰》卷二十

  • 急支糖浆

    药方名称急支糖浆处方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黏稠液体;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鱼腥草、枳壳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药渣与其余金荞麦等六味加水煎煮两次,滤过

  • 得生丸

    药方名称得生丸处方益母草600g当归200g白芍200g柴胡100g木香50g川芎50g性状为黑棕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苦。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90~210g制

  • 地龙饼子

    药方名称地龙饼子处方地龙(炒)半两,海蛤半两,硫黄(研)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鲮鲤甲(炙)1两。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捏作饼子,晒干。功能主治中风,手足筋急,拘挛疼痛。用法用

  • 红粉纱条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红粉纱条药方名称红粉纱条处方红粉末25g,朱砂末6g,玉红膏125g。制法上药熔化,用纱布剪成不同大小的块片,浸药内,经高压消毒后备用。功能主治提毒去腐。主溃疡。用法用量用时直接

  • 咳血丹

    药方名称咳血丹处方青黛、瓜蒌仁、诃子、海石、杏仁、四物汤、姜汁、童便、栀。功能主治咳血,因身热痰盛血虚。用法用量蜜调噙化。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护心七厘散

    药方名称护心七厘散处方接骨虫(不拘多少,放入坛内,又放酒酱在内,候虫自吃饱,取出晒干为末)、闹羊花子(不拘多少,烧酒拌透,晒干为度,研末)、黄耆、当归、枣仁、桔梗、甘草、人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