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生脉饮

生脉饮

药方名称生脉饮

处方人参100g麦冬200g五味子100g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淡红棕色的澄清液体,久置可有微量混浊;气香,味酸甜、微苦。

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5%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约4500ml,减压浓缩至约250ml,放冷,加水400ml稀释,滤过,另加60%糖浆300ml及适量防腐剂,并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调整总量至1000ml,搅匀,静置,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还童散

    《奇方类编》卷上:还童散药方名称还童散处方密蒙花1斤(蜜水拌蒸3次),木贼4两(去节,微炒),川芎8两(蜜水拌蒸),白蒺藜4两(焙黄,去刺),石决明4两(火焙,为末,九孔者更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

  • 黄酒鲜虾汤

    药方名称黄酒鲜虾汤处方新鲜大虾100克 黄酒20克制法将大虾剪去须足,煮汤,加黄酒;或将虾炒一下,拌黄酒。功能主治下乳。适用于产后体虚、乳汁不下。用法用量每日2次。吃虾喝汤或食炒虾拌黄酒。摘录《民间验

  • 甘芍附子汤

    药方名称甘芍附子汤处方甘草、白芍、附子。功能主治汗出过多,阳虚营竭。摘录《医级》卷七

  • 加味三拗汤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加味三拗汤药方名称加味三拗汤处方杏仁(去双仁,不去皮尖)2钱半,麻黄2钱,生甘草5分,羌活8分,桔梗8分,防风(去芦)1钱,生姜3钱(切细)。功能主治咳嗽因于寒,误服凉药失声者。

  • 吃力伽丸

    药方名称吃力伽丸别名安息香丸、苏合香丸、乞力伽丸、苏合丸处方吃力伽(即白术)一两、光明砂(研)一两、麝香(当门子)一两、诃梨勒皮一两、香附子(中白)一两、沉香(重者)一两、青木香一两、丁子香一两、安息

  • 土萆薢汤

    药方名称土萆薢汤处方土萆薢(即土茯苓)60~90克功能主治治杨梅疮,瘰疬,咽喉恶疮,痈漏溃烂,筋骨拘挛疼痛。用法用量上药以水600毫升,煎取400毫升,不拘时候,徐徐服之。若患久或服攻击之剂致伤脾胃气

  • 投杯汤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投杯汤药方名称投杯汤别名麻黄石膏汤处方小麦1升,麻黄4两(去节),厚朴5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5合。功能主治久逆上气胸满,喉中如水鸡鸣。用法用量麻黄石膏汤(《千金》卷十八)。

  • 除湿丸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除湿丸药方名称除湿丸处方威灵仙30克猪苓30克 栀仁30克黄芩30克黄连30克连翘30克 归尾30克泽泻30克紫草45克茜草根45克 赤苓皮45克白鲜皮60克 粉丹皮30克 干生

  • 百部圆

    药方名称百部圆处方天门冬(去心)一斤,杏仁(去皮.尖.炒)、黄芪、百部根,各六两;瓜蒌根十六两,紫苏、紫菀(去苗.洗)、马兜铃,各二十二两;黑参八两,肉桂(去粗皮)四两。炮制上同为细末,炼蜜和圆,如梧

  • 金不换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金不换膏药方名称金不换膏处方川芎15克牛膝15克 生草乌15克香附15克红花15克橘皮15克续断15克麻黄15克桑枝15克细辛15克防风15克羌活15克五加皮15克山药15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