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术和中汤

白术和中汤

寿世保元》卷三:白术和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

处方当归(酒洗)2钱5分,白芍(土炒)1钱,白术(去芦,土炒)2钱,白茯苓(去皮)2钱,陈皮1钱,黄芩(炒)1钱,黄连(炒)8分(有红者多加),甘草5分,木香少许。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下痢白多,不拘新久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顾氏医径》卷四:白术和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

处方白术陈皮、焦六曲佛手花、茯苓砂仁木瓜陈仓米干姜竹沥、制半夏

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暑秽从口鼻吸入,直至中焦,致霍乱吐泻,自汗肢冷,脉伏者。

用法用量治上证,须加当归白芍

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重订通俗伤寒论》:白术和中汤

药方名称白术和中汤

处方生晒术1钱半,新会皮1钱半(炒),焦六曲3钱,佛手花5分,浙茯苓4钱,春砂仁1钱(杵),五谷虫3钱(漂净),陈仓米3钱(荷叶包)。

功能主治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主气虚中满,湿证夹食,腹中胀满,中空无物,按之不坚,亦不痛,或时胀时减。

用法用量若寒气盛,加炒干姜8分,淡吴萸5分,紫谣桂3分;若湿热盛,加川连6分,川朴1钱;兼大便闭结者,吞服枳实导滞丸3钱;若兼络瘀,加新绛1钱半,旋覆花3钱(包煎),青葱管5寸(冲)。

各家论述此证用药最难,纯补则胀满愈甚,分消则中气愈虚。故以苓、术培中化湿为君;臣以陈皮砂仁运中,神曲、谷虫导滞;佐以佛手花疏气宽胀;使以荷叶陈仓米,升清气以和胃。补而不滞,疏而不削。此为温和脾胃,条畅气机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温经活血汤

    药方名称温经活血汤处方泡附子15克,干姜6克,当归15克,赤芍30克,地龙12克,鸡血藤30克,牛膝15克,丹参30克,炙甘草6克,蜈蚣1条(研末冲服)。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主寒邪外邪,络脉不

  • 虎头枕

    药方名称虎头枕处方虎头骨。功能主治中鬼气。用法用量以虎头骨为枕,与儿枕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五

  • 归脾养荣汤

    药方名称归脾养荣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生地、茯苓、陈皮、甘草、麦冬、升麻、山栀、桔梗、黄耆、白术、防风、黄连、黄柏、知母、牡丹皮、小柴胡。功能主治茧唇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妇人,加泽兰、香附、玄胡索。摘

  • 敷贴脚气药

    药方名称敷贴脚气药处方大戟、茱萸、大黄、官桂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脚气。用法用量酸醋调敷痛处。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一

  • 参胶补血汤

    药方名称参胶补血汤处方人参、阿胶、云苓、白术、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熟地、远志、麦冬、枣仁。功能主治产后下血过多,心血耗极,惊悸,其脉动而微。各家论述四物补血,四君补气,阳生则阴长,气盛则血充;阿胶

  • 败毒加黄芩汤

    药方名称败毒加黄芩汤处方人参败毒散除人参、加黄芩。功能主治瘟病,不恶风寒而渴。摘录《医方集解》

  • 椒茶饼

    药方名称椒茶饼处方川椒(去目,隔纸焙)3两,芽茶1两5钱,桑白皮末1两半,飞罗面1两5钱(炒)。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作饼,每重1钱许。功能主治止呕吐。主翻胃。用法用量细嚼,米饮下。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 千金消毒散

    药方名称千金消毒散处方连翘黄连赤芍各3克 归尾30克金银花30克皂角刺牡蛎大黄天花粉芒消各9克功能主治治一切恶疮,无名肿毒,发背疔疮,便毒初发,脉洪数弦实,肿甚欲作脓者。用法用量上锉。酒、水各半煎服。

  • 金灵散合龙胆泻肝汤

    药方名称金灵散合龙胆泻肝汤处方薄荷10克,防风8克,杭菊花10克,生山栀7克,龙胆草6克,金银花15克,白僵蚕13克,宣木瓜13克,重楼8克,天麻8克,川芎8克。功能主治宣解风热,化湿活络,平肝泻脾。

  • 化鱼汤

    《洞天奥旨》卷九:化鱼汤药方名称化鱼汤处方金银花1两,当归5钱,生甘草2钱,青黛2钱,地榆2钱,白矾1钱,生黄耆5钱。功能主治鱼脐疔疮,不论肘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九《洞天奥旨》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