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立应丸

立应丸

儒门事亲》卷十五: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干姜(炮,另末)30克百草霜30克巴豆(连皮,炒用)30克杏仁(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30克

制法上药用黄蜡120克,熔开蜡,次入前四味,用铁器搅匀,旋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下;白痢用干姜汤下,空腹时服。若水泻,温水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神效名方》: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干姜1两(炮,另末),百草霜1两,巴豆(连皮,炒用)1两,杏仁1两(同巴豆和皮炒黑色,杵为泥后,入霜研用)。

制法用黄蜡4两,熔开蜡,次入前4味,用铁器搅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腑泄痢,脓血不止,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甘草汤送下;白痢,食前用干姜汤送下;若水泻,温水送下。

摘录《神效名方》

普济方》卷六十引《十便良方》: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南星1个(刮去皮。一方炮,地埋一夜出火毒),白僵蚕7个。

制法上挖南星心空作孔子,入蚕于内,湿纸裹,文武火煨熟取出,等分为末,粥饮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闭。

用法用量口服。如不丸,只用绵裹药末吞之亦便。如开口不得,揩齿上亦妙。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引《十便良方》

《百一》卷十:立应丸

药方名称立应丸

处方僵蚕白矾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缠喉风,急喉痹。

用法用量含化。

摘录《百一》卷十

猜你喜欢

  • 狗脊膏

    《普济方》卷二七六引《经验良方》:狗脊膏药方名称狗脊膏处方商草1两,黑狗脊(生用)1两(为末,口含浆水洗之)。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方中商草,《医方类聚》引作“商黄柏”。摘录《普济方》卷二七六引《经验

  • 花粉

    药方名称花粉处方花粉、绿豆各等量。制法共研细末,加入冷开水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6例(7~10岁),全部治愈,疗程2~4天。用法用量外敷患处,每天敷3~4次。摘录《外治方》

  • 露宿丸

    《肘后方》卷四:露宿丸药方名称露宿丸别名大露宿丸处方矾石3两,干姜3两,桂3两,桔梗3两,附子(炮)3两,皂荚3两。制法捣筛,蜜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聚,寒冷百病。用法用量大露宿丸(《本草图经》引《

  • 调中二黄丸

    药方名称调中二黄丸处方大黄1两(锉炒),牛黄(研)1分,甘草(炙)1分,人参1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大便不通。用法用量每服2丸,米饮化下,日2次。得利即止。摘录《圣济总录

  • 苍耳茶

    药方名称苍耳茶处方苍耳子2升(熟杵,为末)。功能主治老人风冷痹,筋脉缓急。用法用量常服极治风热,明目。摘录《养老奉亲》

  • 厚朴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厚朴汤药方名称厚朴汤处方厚朴(去粗皮.用生姜二斤制)十斤,枣一斗六升,丁香皮八两,甘草(炒)十一斤,丁香枝杖十二两,盐(炒)十五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脾胃虚泠,

  • 降火汤

    《点点经》卷一:降火汤药方名称降火汤处方黄连(吴萸炒)1钱,石韦1钱,赤芍1钱,姜黄1钱,杏仁2钱,车前2钱,黄芩1钱半,黄柏1钱半,栀仁1钱半,腹皮1钱半,当归3钱,甘草3分,韭菜地地龙粪2钱。制法

  • 淋洗大黄汤

    药方名称淋洗大黄汤别名大黄汤处方川大黄1两,黄连1两(去须),黄芩1两,泽兰1两,白矾1两(研),石南1两,戎盐1分(研),蛇床子3分。制法上锉细和匀。功能主治小儿恶疮。用法用量大黄汤(《圣济总录》卷

  • 耳鸣丸

    药方名称耳鸣丸处方大黄8两,山茱萸(制)8两,茯苓8两,泽泻8两,黄连10两,龙胆草10两,黄柏10两,栀子(炒)10两,黄芩10两,当归10两,龟版(炙)10两,熟地10两,山药10两,五味子(炙)

  • 赤苓散

    《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赤苓散药方名称赤苓散摘录《千金翼》卷十八。为《外台》卷四引《深师方》“赤小豆茯苓汤”之异名《嵩崖尊生》卷十三:赤苓散药方名称赤苓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