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芦筒散

芦筒散

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芦筒散

药方名称芦筒散

处方款冬花、官桂(去皮)、鹅管石、井泉石、甘草(炙)、白矾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久新咳嗽,气急有痰,或咯血。

用法用量3岁1字,藕计调下,杏仁汤亦得。10岁以上,芦筒内吸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全婴方》

御药院方》卷五:芦筒散

药方名称芦筒散

处方钟乳石半钱,白矾(枯)2钱,人参(去芦头)3钱,佛耳草3钱,甘草(炙)2钱,官桂(去粗皮)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年深日近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夜卧抄在手内,竹筒子吸咽后,用茶清送下,频用。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宣明论》卷九:芦筒散

药方名称芦筒散

处方冬花、井泉石、鹅管石钟乳石、官桂、甘草白矾、佛耳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一切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1钱,竹筒子吸吃,日3次。立效。

摘录《宣明论》卷九

猜你喜欢

  • 淡竹沥粥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六:淡竹沥粥药方名称淡竹沥粥处方淡竹沥20毫升石膏30克(捣碎)黄芩23克(捣,研)粟米30克 蜜10毫升功能主治主风热内扰,心膈烦闷,或小便赤涩。用法用量先用水750毫升,煎石膏

  • 二马散

    药方名称二马散处方马蹄金、铁马鞭、拨雪根。功能主治马(疒其)。用法用量水煎,入少酒和服。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 加味牛膝逐瘀汤

    药方名称加味牛膝逐瘀汤处方牛膝9克,桂心6克,赤芍6克,桃仁6克,当归6克,木香6克,牡丹皮6克,川芎3克,焦艾叶9克。功能主治温经逐瘀。主瘀血内阻,血瘀偏寒。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

  • 姜枣竹叶汤

    药方名称姜枣竹叶汤处方竹叶1钱半,人参1钱半,麦冬3钱(去心),浮小麦1钱半,炙草1钱半,生姜2片,大枣3枚。功能主治产后胃虚挟热,心肺受病,心烦浮热,自汗短气不休,脉数浮短者。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 鲤鱼煮豆

    药方名称鲤鱼煮豆处方大豆2升,白术1两,鲤鱼肉1斤。功能主治老人水肿,手足俱胀。用法用量以水煮令豆烂熟。空心常食,以汁咽之。摘录《医统》卷八十七

  • 还元丸

    药方名称还元丸处方木香2两,干莲子(去心)2两,沉香(末)2两,天雄(长大者,汤浸1食久,新水又浸两食久,去皮脐,候干,文武火炮裂,地坑子内碗合1复时)2两,龙骨(为末,研千遍,用粗甘草半两,煎水1升

  • 良宵饮

    药方名称良宵饮处方防风5分,木通5分,枳壳5分,茯神5分,当归5分,僵蚕(炒)5分,川芎3分,荆芥3分,枣仁(炒)7分,甘草(炙)2分。功能主治小儿烦热,胎惊内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诚书》卷十六

  • 丁香乌梅丸

    药方名称丁香乌梅丸处方乌梅肉4两,紫苏2两,木瓜2两,茯苓2两4钱,甘草3两3钱,檀香半两,人参7钱,麝香1字。制法上为末,用蜜1斤,蜡2两,为丸,如樱桃大。功能主治膈气壅蔽,外感风寒,咳嗽痰涎白沫,

  • 温胆汤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温胆汤药方名称温胆汤处方生姜12克半夏6克(洗)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2枚(炙)甘草3克功能主治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

  • 柴胡防归汤

    药方名称柴胡防归汤处方柴胡1钱,人参1钱,当归3钱,川芎1钱半,半夏8分,陈皮8分,防风8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产后发热,不因难产伤力及亡血过多、恶露未尽、无子蒸乳四症,系外感风寒表症,脉实,挟食积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