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荆防散

荆防散

《医略六书》卷三十:荆防散

药方名称荆防散

处方荆芥1两半,防风1两半,米仁5两(炒),通草4两,川芎8钱,茯苓3两,陈皮1两半,香附1两半(醋炒),紫苏1两半。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离褥太早,冒风致湿,经络不能流通,遍体浮肿,脉浮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姜皮汤送下。

各家论述荆芥理血疏风,防风疏风燥湿,米仁健脾气以渗周身之湿,紫苏理血气以泄遍体之风,川芎入血海行血滞;香附调气海行气滞;通草利湿通肺气;茯苓渗湿和脾气;陈皮利中气调胃气。为散姜皮汤下,使风邪和解,则经络清和,脾胃健运,湿无不化,何遍身浮肿有不退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镐京直指》:荆防散

药方名称荆防散

处方荆芥1钱5分,防风1钱5分,川芎8分,葛根2钱,羌活1钱,桔梗1钱,甘草5分,薄荷1钱,广郁金2钱,老姜3片。

功能主治痢疾初起,表邪不解,发热恶寒,头痛脉浮,舌苔白滑。

摘录《镐京直指》

《医医偶录》卷一:荆防散

药方名称荆防散

处方荆芥1钱,防风8分,苏梗8分,川芎8分,陈皮8分,杏仁2钱,甘草3分,姜皮3分。

功能主治小儿外感终日发热,或拘束肢冷,鼻塞流清涕,咳嗽,头痛,脉浮而不渴者。

摘录《医医偶录》卷一

猜你喜欢

  • 紫石黄助阳方

    药方名称紫石黄助阳方处方紫石英30克,淫羊藿15克,川断15克,川椒1.5克,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菟丝子10克,肉桂6克,桑嫖蛸12克,九香虫6克。功能主治温补脾肾。主肾阳虚衰。用法用量水煎服

  • 地丁膏

    药方名称地丁膏处方黄花地丁(即蒲公英)8两,紫花地丁8两。制法以长流水洗净,用水熬汁,去滓,又熬成膏。功能主治乳吹,并一切毒。用法用量摊贴。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金髓煎

    药方名称金髓煎处方枸杞子不拘多少。制法逐日旋采,摘红熟者,去嫩蒂子,拣令洁净,便以无灰酒,于净器中贮之;须是瓮,用酒浸,以两月为限,用蜡纸封闭紧密,无令透气,候日数足,滤出,于新竹器内盛贮,旋于沙盆中

  • 川朴消丸

    药方名称川朴消丸处方川朴消2两(细研),川芒消1两(细研),马牙消半两(细研),川乌头1两(生,去皮脐,捣罗为末),椒目1两(微炒,捣罗为末),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莨菪子1两(水淘去浮者,水煮

  • 犀牛散

    药方名称犀牛散处方犀角(镑)、黄连、大黄、芍药、甘草,各二钱半。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无时。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 活心丹

    药方名称活心丹处方人参1两,黄连3钱,菖蒲1钱,麦芽5钱,生枣仁5钱,南星1钱,附子3分,良姜5分,生姜10片。功能主治冬月伤寒,至12日之后忽然厥发,发则如死人一样,但心中大热,其四肢如冰。用法用量

  • 阿魏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阿魏丸药方名称阿魏丸处方木香(不见火)槟榔各15克胡椒阿魏(用醋化开,旋入)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饭,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积、肉积,心腹臌满,结块疼痛

  • 草乌头散

    《圣济总录》卷—一九:草乌头散药方名称草乌头散处方草乌头(米泔浸1宿,去皮,切作片,炒)1两,高良姜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荜茇半两,白僵蚕半两,五灵脂半两,乳香1钱。制法上为散。功能主

  • 八味回阳饮

    药方名称八味回阳饮别名回阳饮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

  • 枸杞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枸杞散药方名称枸杞散处方枸杞根、地龙(捣)。制法上枸杞根取新者,刮去浮赤皮,只取第二重薄白皮,晒干,捣罗为末,每称1两,别入地龙末1钱和匀。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先以热齑汁洗渫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