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藿香养胃汤

藿香养胃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藿香养胃汤

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

处方藿香白术茯苓神曲(炒)乌药(去木)缩砂仁薏苡仁(炒)半夏人参各15克荜澄茄甘草(炙)各11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胃虚不食,宗筋失养,四肢痿弱,不能行立,遂成痿躄。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同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三因》卷九:藿香养胃汤

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

别名养胃汤

处方藿香半两,白术半两,白茯苓半两,神曲(炒)半两,乌药(去木)半两,缩砂仁半两,薏苡仁(炒)半两,半夏曲半两,人参半两,荜澄茄3钱半,甘草(炙)3钱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胃虚不食,四肢痿弱,行立不能,皆由阳明虚,宗筋无所养,遂成痿躄。阳明经虚,不荣肌肉,阴中生疮不愈。

用法用量养胃汤(《嵩崖尊生》卷十三)。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胃虚气滞,挟寒湿下注阴中,经久不化,故阴内生疮不愈焉,霍香温中开胃,人参补气扶元,白术健脾燥湿,夏曲燥湿醒脾,茯苓渗湿气,神曲消滞气,乌药散浊气,荜拨温寒气,米仁健脾渗湿气,甘草和胃温中气,砂仁醒脾调胃气,姜、枣调和营气以振血气也。水煎温服,使脾胃调和则寒湿自化,而子室肃清,何阴内生疮之足患哉。

摘录《三因》卷九

《万氏家抄方》卷二:藿香养胃汤

药方名称藿香养胃汤

处方藿香1钱,陈皮1钱,厚朴(姜汁制)1钱,苍术(米泔水浸炒)1钱,甘草(炙)5分,半夏(姜汁制)1钱5分,白术1钱2分。

功能主治胃气不和作呕,及冬月胃受寒冷,呕吐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5片,煎8分,通口服。

元气虚者,加人参1钱,干姜(炮)1钱。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二

猜你喜欢

  • 锭子疮药

    药方名称锭子疮药处方尖槟1两,西丁5钱,皮消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吐涎放手掌心,搓之作锭。摘录《青囊秘传》

  • 补和汤

    药方名称补和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锉)1两,白术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白豆蔻(去皮)1两,苍术(米泔浸1宿,锉,焙,微炒)1两,陈橘皮(去白,微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调气

  • 急救汤

    药方名称急救汤处方猴狲粪(山中者良,家畜者不用)不拘多少。功能主治脐风。用法用量煎汤喂之。摘录《诚书》卷六

  • 琥珀地黄散

    药方名称琥珀地黄散别名琥珀散处方辰砂、琥珀、没药(并研细)、当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血虚多惊,及产后败血诸疾。用法用量琥珀散(《济阴纲目》卷十二)。本方名琥珀地黄丸,但方中无地黄,疑脱。《医

  • 两仪汤

    药方名称两仪汤处方人参、大熟地。功能主治咽喉白腐,打呛,音哑,气喘。用法用量长流水煎服,或加麦冬亦可。摘录《玉钥续编》

  • 大戟汤

    方出《本草图经》引《兵部手集方》(见《证类本草》卷十),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一:大戟汤药方名称大戟汤处方大戟1大两,当归1大两,橘皮1大两。功能主治水病,无问年月深浅。用法用量上切。以水2大升,煮取7

  • 合光丹

    药方名称合光丹处方辰砂5两(打如绿豆大,匀用),乳香半两,天南星(末)1两,金箔5片。制法先将朱砂用蜜浴过,上用金箔5片度过,用天南星为底,乳香为粗末.在上面安一张好纸,上裹定,用面糊粘合:又上面用苦

  • 大托里散

    药方名称大托里散处方绿豆半两,甘草半两(炙),大栝楼1个(取子,炒),乳香2钱(别研),没药3钱(别研)。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发背,痈疽。用法用量用无灰酒3升,熬1升,顿服;毒未消再服。摘录《魏氏家

  • 封脐膏

    《良朋汇集》卷三:封脐膏药方名称封脐膏处方穿山甲5钱,木鳖仁3钱,香油1斤。制法将油入锅内,炸药黑色去滓,下黄丹7两,搅,滴水成珠后,下乳香、没药各3钱半,冷温下麝香1分搅匀。功能主治夏月失其盖被,乃

  • 加减当归菊连汤

    药方名称加减当归菊连汤处方当归、白芷、赤茯苓、黄芩、赤芍、知母、桑螵蛸、生地黄、木通、连翘、麦门冬、菊花、防风、川芎、石膏、覆盆子、茺蔚、甘草。功能主治眼膜下垂。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摘录《银海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