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通草散

通草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通草散

药方名称通草散

处方通草(半两)木通(半两)泽泻(一分)竹茹(二钱少用.老人减半)

来源崇宁二年,自太府出为发运,夏及秋患痢两月,一日一夜三四十次,然血多白少,名医皆曰此痢也。闻泗州青阳镇李中和助教善医,即遣人召之。中和至看脉,即曰此非痢也,始甚怒之,徐叩之,李曰,血多白少,小便涩少,即非痢。其言中余之病,心已神之。乃是旧因伏暑,小便转导入大腑,由心经而过,遂化为血,大小便下,故其状似痢而非痢也。但令大小便各归本藏即安。

信知天下有如此妙医,余家致婢久痢,服之皆安,故记传久。

炮制上剉如大米粒,或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伏暑,下血如久痢。

用法用量就剉时每服秤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温服细末。即每服抄二钱。依前法煎,食后并夜卧各一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通草散

药方名称通草散

处方木通细辛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鼻齆,气息不通,不闻香息。

用法用量绵裹少许,纳鼻中。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补。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猜你喜欢

  • 固气丸

    《奇效良方》卷三十四:固气丸药方名称固气丸处方天雄菟丝子五味子龙骨各45克桑螵蛸山茱萸干姜巴戟各30克韭子6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清精自下。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腹

  • 荆芥贩毒散

    药方名称荆芥贩毒散处方荆芥1钱半,防风1钱半,桔梗1钱半,赤芍1钱半,牛蒡子2钱,金银花2钱,浙贝母2钱,连翘2钱,薄荷1钱,生甘草8分,青果1个。功能主治时毒喉痛,斑疹腮肿,风痰咳嗽,头痛发热。用法

  • 调气温胃丸

    药方名称调气温胃丸别名温胃丸处方半夏(汤洗7遍,培干)2两,肉豆蔻(去壳)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诃梨勒皮1分,高良姜1分,木香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蜜1两,枣肉1两,生姜自然汁

  • 精天下第一下部药

    药方名称精天下第一下部药处方灵砂(水飞过)2两,龙骨(火煅,飞,酒煮,焙干)2两,缩砂仁半两,诃子(用小者,热灰煨,取肉)半两。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助阳补精。主夜遗梦泄。用法用量每

  • 加味解毒生脉散

    《千家妙方》上册引关幼波方:加味解毒生脉散药方名称加味解毒生脉散处方西洋参15克(另煎对服)五味子10克玄参15克 生地15克 丹皮15克天花粉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 银花30克麦冬30克赤芍15

  • 补天膏

    药方名称补天膏处方云术3两,当归3两,生地3两,牛膝3两,沉香3两,人参4两,沙参4两,天门冬4两,阿胶4两,山茱萸4两,核桃肉4两,龙眼肉4两,紫河车2具,黍米金丹1粒(即小儿出世口内大血珠)。功能

  • 二陈四七汤

    药方名称二陈四七汤处方茯苓陈皮甘草苏梗厚朴制半夏功能主治理气化痰。主忧思郁怒,气结痰凝,胸腹胀痛,痛引心背,失气则痛减,气闭则痛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消积通经丸

    药方名称消积通经丸处方南香附(醋炒)300克艾叶(醋炒)60克当归(酒洗)60克 南芎30克赤芍30克 生地60克桃仁(去皮)30克红花(酒洗)30克三棱(酣炒)刃克莪术(醋炒)30克干漆(炒)30克

  • 蜜煎

    药方名称蜜煎处方食蜜140毫升制法上一味,置铜器内微火煎,边煎边搅,不使焦糊;至可制丸时,乘热以手捻作栓子状,先端尖锐,如手指粗细,长3厘米左右。功能主治润肠导便。治阳明病发汗后,津液内竭,大便燥结。

  • 肉豆蔻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肉豆蔻丸药方名称肉豆蔻丸处方肉豆蔻30克(去壳)诃黎勒30克(煨,用皮)白梅肉30克(微炒)黄连30克(去须,微炒)白矾60克(烧令汁尽)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