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除湿蠲痛汤

除湿蠲痛汤

证治准绳·类方)卷四:除湿蠲痛汤

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

别名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6克羌活茯苓泽泻白术各4.5克陈皮3克甘草1.2克

功能主治主风湿外客,周身骨节沉重酸痛,天阴即发。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入姜汁、竹沥各20~30毫升同服。

上肢痛,加桂枝威灵仙桔梗;下肢痛,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四

《准绳·类方》卷四:除湿蠲痛汤

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

别名除热蠲痛汤、除湿捐痹汤、除湿蠲痹汤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2钱,羌活1钱半,茯苓1钱半,泽泻1钱半,白术1钱半,陈皮1钱,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痹症,湿邪偏重,身体沉重酸痛,天阴加重或发作。风湿痛痹。

用法用量除热蠲痛汤(《金匮翼》卷六)、除湿捐痹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除湿蠲痹汤(《类证治裁》卷五)。按:《灵验良方汇编》有威灵仙桂枝

在上痛,加桂枝威灵仙桔梗;在下痛,加防己木通黄柏牛膝

摘录《准绳·类方》卷四

《便览》卷一:除湿蠲痛汤

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

处方苍术1钱5分,羌活1钱,茯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陈皮8分,防己7分,木通7分,黄柏(盐酒炒)7分,牛膝(酒焙)8分,槟榔5分,大腹皮(酒洗)5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中湿。

用法用量上水2钟,煎至1钟,临服入姜汁3茶匙。

摘录《便览》卷一

《济阳纲目》卷七十八:除湿蠲痛汤

药方名称除湿蠲痛汤

处方羌活1钱,苍术1钱,当归8分,川芎8分,白芷8分,防己8分,黄柏8分,南星8分,威灵仙6分,红花6分,桂枝5分。

功能主治湿热流注经络,四肢百节流布走痛,红肿或死血。

用法用量生姜3片,水煎,食远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 口炎清冲剂

    药方名称口炎清冲剂处方天冬、麦冬、玄参、金银花、甘草。制法加水煎,浓缩,加蔗糖制为冲剂。功能主治养阴清热解毒。主口腔粘膜扁平苔癣,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慢性咽炎,慢性唇炎。用法用量每服20克,开水冲

  • 黄耆益气汤

    《证治宝鉴》卷一:黄耆益气汤药方名称黄耆益气汤处方人参、黄耆、白术、甘草、五味子、麦门冬、陈皮。功能主治补肺。主阳厥气虚,一名热厥,上寒下热。用法用量加姜汁、竹沥,水煎服。阳虚,加附子。摘录《证治宝鉴

  • 龙马自来丹

    药方名称龙马自来丹处方马钱子240克地龙8条(去土,焙干,为末)香油500克制法将香油入锅内熬滚,人马钱子炸之,待马饯子微有响爆之声,取一个用刀切两半,看其内以紫红色为度,研为细末,再入前地龙末,和匀

  • 补肝重明丸

    药方名称补肝重明丸处方羚羊角半两,生地黄半两,熟地黄半两,肉苁蓉半两,枸杞子半两,防风半两,草决明半两,楮实子半两,甘菊花1两,羌活1两,当归1两,羊子肝4两(煮,焙),川芎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

  • 琥珀牛黄丸

    药方名称琥珀牛黄丸处方琥珀1钱,猪牙皂1钱,木香1钱,人中白(煅)3钱,轻粉3钱,雄黄3钱,朱砂3钱,乳香(去油)3钱,没药(去油)3钱,白芷3钱,当归2钱,西牛黄3分,槐花(炒)1两,丁香(春、夏)

  • 和安散

    药方名称和安散处方木香、当归、川芎、北前胡、柴胡、青皮、北梗、甘草(炙)、半赤色茯苓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小儿冷热不调,上盛下泄。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生姜、大枣,水煎,不饥饱服。摘录《直指小儿》

  • 春泽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春泽汤药方名称春泽汤处方泽泻(三钱)猪苓(二钱)茯苓(二钱)白术(二钱) 桂心(一钱)人参(一钱半)柴胡(一钱)麦门冬(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伏暑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

  • 川附丸

    药方名称川附丸处方川乌1两,附子1两,官桂1两,川椒1两,菖蒲1两,甘草1两,骨碎补5钱,天麻5钱,白术5钱。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痹。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1日3次

  • 柴苓饮

    药方名称柴苓饮处方柴胡6~9克猪苓茯苓泽泻各6克白术6~9克肉桂3~9克功能主治解表利湿。主风湿发黄,发热身痛,脉紧,表里俱病,小便不利,中寒泄泻。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服。如寒邪胜者,加生姜3~5

  • 莱菔散

    药方名称莱菔散处方炒莱菔5两,豆腐皮5两,川贝母3钱,冰糖2两半,白糖2两半,白果仁3钱。制法将莱菔子、豆腐皮、川贝母、白果仁4味用砂锅焙干,为细面,过绢罗,再将冰糖研细同白糖入药拌匀。功能主治消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