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顺气归脾丸

顺气归脾丸

药方名称顺气归脾丸

处方陈皮贝母香附乌药当归白术茯神黄耆酸枣仁远志人参各30克木香甘草(炙)各9克

制法上药研末,用合欢树根皮120克煎汤,煮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理气消肿。治思虑伤脾,脾气郁结,致生肉瘤,软如绵,肿似馒,脾气虚弱,日久渐大,或微疼或不疼。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腹时用开水送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猜你喜欢

  • 泽兰膏

    药方名称泽兰膏处方细辛续断皂荚石南草泽兰厚朴乌头莽草白术各60克 蜀椒90克杏仁23克(去皮)制法上十一味,切。功能主治治头发早白及毛发不生。用法用量以酒渍一宿,加炼成猪脂2千克,铜器中煎三上三下,膏

  • 滋燥饮

    药方名称滋燥饮处方天冬麦冬生地 花粉白芍秦艽功能主治滋燥润肺。治肺燥。用法用量上药加蜜、童便,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 消疬丸

    药方名称消疬丸处方夏枯草连翘蓖麻仁各120克制法磨细,装入猪大肠一段内,两头扎紧,酒浸蒸烂,捣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肝散结,消肿拔毒。治瘰疬。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下。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 华山碑记丹

    药方名称华山碑记丹处方三棱1两,灵脂1两,甘遂1两,葶苈1两,牙皂1两,青皮1两,神曲1两,乌梅1两,陈皮1两,枳壳1两,木香1两,豆豉1两,大黄1两,芫花1两,巴豆霜1两,红芽大戟1两,石榴1两。制

  • 五黄散

    药方名称五黄散别名五黄膏(《袖珍方》卷三)。处方黄柏黄连黄芩黄丹大黄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每用3克,水蜜调成膏,摊在绢花子上。功能主治治目赤。用法用量随目赤贴于同侧太阳穴上。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 桂枝芍药黄土汤

    药方名称桂枝芍药黄土汤处方甘草1钱,白术2钱,附子2钱,阿胶1钱,桂枝1钱,芍药2钱,灶中黄土3钱。功能主治痘症由于土湿木郁而便血者。用法用量《医学金针》有生地。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安胃散

    《杏苑生春》卷四:安胃散药方名称安胃散处方茯苓白术车前子各3克五味子1.5克乌梅1枚 粟壳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下痢脓血相杂,腹中窘痛,里急后重,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摘录《杏苑

  • 地黄煎

    《仁斋宜指》卷二十六:地黄煎药方名称地黄煎处方生地黄120克(取汁)鹿角胶30克(捣碎,炒黄。如无鹿胶,则以透明阿胶代之)制法上药为末,拌匀。功能主治主肺损吐血、嗽血。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童便150毫

  • 集福丸

    药方名称集福丸处方乌头、桂、香附子、干姜、陈橘皮、巴豆肉(麻油内慢火煎,自旦至午后,巴豆如皂子色即止,拭干。冷水浸两日,换水浸,研,瓦上去油)。制法每巴豆霜1两,用诸药,各以陈米1升半为末,水调成膏,

  • 二香汤

    药方名称二香汤处方藿香正气散加香薷、扁豆。功能主治中暑,呕吐,头痛,泻利,胸满或腹痛。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