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鬼箭丸

鬼箭丸

《鸡峰》卷十七:鬼箭丸

药方名称鬼箭丸

处方鬼箭羽3分,赤芍药3分,乌梅肉3分,牛膝3分,白薇3分,白术3分,当归2分,桂心2分,甘草2分,牡丹皮3分,干地黄3分,人参3分,川大黄4分,虻虫1分,蒲黄1分,朴消5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血脉不通,欲变成劳,寒热不调,不思饮食,肤肤消瘦,心腹刺痛,手足沉重。

用法用量初服10丸,加至20丸,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七

《传家秘宝》:鬼箭丸

药方名称鬼箭丸

处方鬼箭羽2分,芍药2分,白术3分(炒),当归(洗过,锉,焙)2分,桂心2分,甘草2分,牡丹皮3分,川大黄4分,干地黄3分,虻虫3分(炒),蒲黄1分半(炒),乌梅肉、人参3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脉不通,欲变成劳,寒热不调,不思饮食,肌肤消瘦,心腹刺痛,手足沉重。

用法用量方中乌梅肉用量原缺。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鬼箭汤”。

摘录《传家秘宝》

《圣惠》卷七十二:鬼箭丸

药方名称鬼箭丸

处方鬼箭羽1两,川芒消1两,柴胡1两(去苗),水蛭1分(炒微黄),虻虫1分(炒令微黄,去翅足),川大黄3分(锉,微炒),赤茯苓3分,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川椒1分(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牡丹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脉不通,手足心热,腹满喘急,不欲睡卧,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猜你喜欢

  • 八宝粥

    药方名称八宝粥处方芡实薏仁米 白扁豆莲肉山药红枣桂圆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功能主治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用法用量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摘录

  • 蚵蚾黄连丸

    药方名称蚵蚾黄连丸处方疥蛤蟆10枚(洗,去肚腹,以酒浸炙令黄香即住),木香1分,胡黄连半两,黄连半两(九节者),沉香1分,丁香1分,麝香少许,木鳖半两(烧令烟尽),巴豆22粒(以水淘洗,去心膜并油,以

  • 冰豆膏

    药方名称冰豆膏处方巴豆1粒(去净油),冰片3厘。制法用饭粘以手捏烂为丸。雄黄少许为衣。功能主治乳痈。用法用量将丸捏扁贴眉心处,用清凉膏如钱大盖之,夏贴3个时辰,春、秋冬贴1日,去之。摘录《仙拈集》卷三

  • 淡黄丸

    药方名称淡黄丸处方石灰(炒赤)、硫黄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冷下血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摘录《鸡峰》卷十

  • 腋臭散

    药方名称腋臭散处方密陀僧240克 枯矾60克功能主治敛汗,除臭。治腋臭,手脚多汗。用法用量治疗腋臭时,用药粉干扑两腋下,每日一次;或用热马铃薯块、甘薯块去皮后蘸药挟于腋下,变凉为度,此法每周二次。手足

  • 柴防煎

    药方名称柴防煎处方柴胡2钱,防风2钱,桔梗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温热时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济阴散

    药方名称济阴散处方龙胆汤加天冬1钱,大云1钱,蒺藜1钱,黄芩1钱,黄柏1钱,石决1钱5分,车前1钱5分,木通1钱5分,甘草3分。功能主治眼目红肿,热泪不干,双珠肿痛,眼角作痒,鼻流臭水,头眩头昏,头肿

  • 二香定痛散

    药方名称二香定痛散处方广木香、小茴香、川楝子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疝病。用法用量每服2钱,热酒调下。连3服。摘录《便览》卷三

  • 解热化斑汤

    药方名称解热化斑汤处方前胡、桔梗、山楂、木通、丹参、连翘(去心)、黄连、芦根、知母、紫草、山栀、银花、荷鼻(荷叶近梗处之蒂)。功能主治五脏大热,血凝不化,痘窠粒不分,脚地不清。用法用量以上分两,各随经

  • 二黄丸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黄丸药方名称二黄丸处方黄连(去须)1两半,大黄(锉,炒)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龙脑半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倒睫拳挛,目眦赤烂。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