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鸡膍胵丸

鸡膍胵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鸡膍胵丸

药方名称鸡膍胵丸

处方鸡膍胵60克(微炙)黄耆60克(锉)龙骨30克黄连15克(去须)麦门冬30克(去心,焙)土瓜根15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便数而多。

用法用量每于空腹时以粥饮送下30丸。

备注本方原名"鸡膍胵散",与剂型不符,现据(普济方》卷二一六改。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

普济方》卷三二一:鸡膍胵丸

药方名称鸡膍胵丸

处方鸡膍胵10具(微炙),桑螵蛸半两(微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菝(艹吉瓜)1两(锉),当归1两(炙微赤,锉),熟干地黄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沉香1两,肉苁蓉2分(酒洗,去皱,微炙)。

制法上为细散,温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一

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圣藏经验方》:鸡膍胵丸

药方名称鸡膍胵丸

处方鸡膍胵1两(烧灰,存性),益智子1两,石菖蒲1两,鸡肠1付(焙干)。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多及遗尿。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酒吞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圣藏经验方》

《圣惠》卷五十八:鸡膍胵丸

药方名称鸡膍胵丸

处方鸡膍胵2两(微炙),黄耆2两(锉),龙骨1两,黄连半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焙),土瓜根半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数而多。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鸡膍胵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 天开丹

    药方名称天开丹处方甘石3克熊胆1.5克(用黄连、薄荷汤浸开,入甘石内,晒干)珍珠0.3克朱砂0.9克硼砂0.9克胆矾0.3克 青盐0,3克硇砂(制过)0.3克乳香(炙过)0.6克没药(炙过)0.9克制

  • 艾柏饮

    药方名称艾柏饮处方艾叶1钱半,柏子仁(去净油)1钱半,山萸肉1钱半,丹皮1钱半,大生地3钱,白莲肉(去心)2钱,真山药2钱,泽泻1钱,生荷叶1张(干者不效)。功能主治鼻血不止,无论虚实至重者。用法用量

  • 万全丸

    药方名称万全丸处方赤石脂干姜各30克胡椒1.5克制法上药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大肠寒滑,泄泻不禁,小便精出,诸热药未效者。用法用量每服5~7丸,米饮送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大青龙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青龙汤药方名称大青龙汤处方麻黄(去节)、石膏,各三钱。杏仁(去皮尖)、甘草(炙)、桂枝,各一钱。大枣五个,生姜一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燥烦,六脉浮

  • 青白散

    《古今医统》卷二十七:青白散药方名称青白散处方青黛白矾乌梅肉(焙)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涌吐痰涎。治咳逆不止。用法用量每服6克,齑汤调服。先服齑汤150毫升,再服药探吐。摘录《古今医统》卷二十七

  • 伯颜丞相军中方

    药方名称伯颜丞相军中方处方乳香、没药、羌活、紫苏、细辛、乌药、麝香半字,蛇含石(煅)、厚桂、白芷(不见火)、降香、当归、苏木、檀香、龙骨、南星、硫黄、寄生尾、花蕊石(童便淬10数次)各等分。制法上为末

  • 大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顺散药方名称大顺散处方甘草(长寸)三十斤,干姜、杏仁(去皮.尖.炒)、肉桂(去粗皮.炙),各四斤。炮制先将甘草用白砂炒及八分黄熟,次入干姜同炒,令姜裂,次入杏仁又

  • 家秘独圣散

    药方名称家秘独圣散处方山楂肉1斤。制法研细末。功能主治饮食伤脾,久痢纯血。用法用量滚白汤调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大蒜汤

    药方名称大蒜汤处方大蒜。功能主治产后中风,角弓反张,口不能言。用法用量上1味,每取2瓣拍碎,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灌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 黄耆五味子散

    药方名称黄耆五味子散处方麦门冬1钱,黄耆1钱,熟地黄1钱,甘草5分(炙),五味子5分,人参5分,白芍药8分,桔梗8分。功能主治咳血咯血成痨,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脚膝无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